close

   從住商“膚色”到“本色”,水清樹綠煥發生機
  池州日報訊 池州市通過“搶”地建綠、用“水”引綠、以“路”帶綠、拆牆透綠、見縫插綠,沿河、沿湖、沿路、城區四面入口綠化和公園、廣場、小區、單位綠化,建成齊山公園、平天湖濕地公園、百荷公園、三台山森林公園、包家山森林公園、港口廣室內裝潢場公園、街頭公園等綠地公園廣場。
  目前主城區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3.4%、綠地率38.4%、人均公園綠地13.1平方米,呈現出“城在林中、居在園中、人在綠中”景象。同時為了城市可持續發展,池州市跳出“土地財政”的圍城,放棄近300億元的土地出讓收益,將市中心平天湖西側連片的近7000畝土地,分5年建成濕地森林公園予以徹底保護,由市人大常委會立法進行辦公室出租明確。
  如果說,綠是池城的“膚色”,那水韻則是“本色”。穿城而過的清溪河,為城區平添了靈動之美。怎樣充分利用水資源打造水景觀,營造水文化,成了池州市城市建設重要內容之一。水環境治理工程、環湖路網工程、景觀工程則是系統家具重中之重。
  “開窗就有美景,出門就能健身。”家住清溪河畔匯景小區的盛先生對水環境治理工程這樣評價。事實上,無論是結婚“膚色”還是“本色”,池州這座生態宜居城市都煥發著勃勃生機。
   從“面子”到“裡子”,內外兼修破蛹化蝶
  城市建設既是“面子”更是“裡子”的問題。池州市打造生態宜居城市,就是從“內外兼修”開始。“硬件”是宜居城市的硬指標,更是民心工程。近年來,池州市按照“拉開框架、完善功能、提升品位、特色發展”的思路,共完成市政基礎設施政府性投資近百億元,建成區現有道路408公里,道路面積736萬平方米,雨水管道長度176.23公里,污水管道長度219.55公里,供水管道長度380.85公里,燃氣管道長度378.26公里,橋梁26座,道路照明燈60512盞,防洪堤長度31公里,休閑設施、綠化亮化、盲道建設等同步配套,高標準城市道路網絡初步形成……一個個細節補齊了打造生態宜居城市的“短板”。
  事實上,城市形象綜合治理不只是為了讓人“大飽眼福”,提升市民素質才是目標所在。
  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說:“提升市民素質是經營城市的重要一環,我們也樹立了‘大城管’意識,充分利用廣播、電視等各種媒體,激發市民打造‘生態宜居城市’的主體意識。”
  “城市美麗、環境整潔。”這已成為池城人的驕傲,而優美整潔的環境又進一步激發了市民愛護環境的意識。在這種良性互動中,無論是從“面子”還是到“裡子”,打造生態宜居城市的發展定位在內外兼修中“破蛹化蝶”。
   從“硬件”到“軟件”,生態經濟逐漸壯大
  在發展工業上突出綠色低碳,池州市將電子信息產業作為首位產業培育。2012年,主城區東部經濟園區引進落戶電子信息項目53個,總投資390億元,初步形成以集成電路為核心、以平板電腦整機製造為牽引,帶動電子元器件、終端芯片、LED集群發展的格局。同時,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。2012年,節能環保、生物醫葯等實現產值56億元,增長23.8%,增速快於規模工業5.3個百分點,初步實現向高技術、高附加值型轉變,實現城區、園區互動發展,產業、城市高質融合。
  現代生態農業已成池州市“生態經濟”重要模塊。目前,全市有125個農產品獲無公害農產品、綠色食品、有機食品認證,4個縣區中有3個建成全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縣、2個建成省級農業生態示範縣。
  近年來池州市更加註重引進適應節能減排、符合生態環保、呼應低碳經濟發展的項目。“生態,成為驅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引擎。”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說。  (原標題:池州市大力建設生態宜居城市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qtzd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